女士們每天都用上不同種類的美容產品在皮膚、頭髮和指甲上。這些化學物質安全嗎?政府又如何監管呢?
在市面上出售的化妝品及護膚品屬於一般消費品,受《消費品安全條例》第456章所監管。該條例訂明,製造商、入口商及供應商,必須確保有關消費品符合該條例列明的「一般安全規定」。根據這項規定,有關消費品須符合合理的安全程度。但市場上有成千上萬的護膚用品,監管機構根本沒有能力可以驗證每種產品的安全性。如果每種產品都抽驗的話,政府的人手根本不足以應付,而且亦會大大增加納稅人的負擔。但慶幸的是,並不多產品出現安全問題,原因在哪裏呢?靠的就是市場的力量吧。
消費者用自己的金錢來投票。當產品沒有效果或導致問題的話,他們便不會再買第二次。再者,他們可能會影響身邊的朋友購買該產品的決定。所以表現不好的產品很快便被市場淘汰了。市場的無形之手有效率地篩選大量的產品而不增加納稅人的成本。當然這種方法只適用在低風險的產品,如化妝品或護膚品上;高風險產品,如藥物等就要用上更嚴格的監管方法了。
有些美容產品,如用於眼皮和唇部的產品,應要監管嚴格一些。因為用於眼部的產品有機會進入眼睛影響視力;而用於嘴唇的產品則有機會進入口腔,被身體吸收。但最受爭議的,可能是產品內的防腐劑含量。防腐劑有效抑制細菌生長,細菌在產品中滋生,會令皮膚受到感染。如果塗在眼部的話,更有機會令眼部感染,影響視力。但有研究顯示,一些防腐劑會被皮膚吸收,影響女性荷爾蒙和增加癌症的機會。沒有防腐劑可行嗎?市面上絶大部份的產品由生產到落入消費者手中,一般都要三至六個月時間,而消費者更有可能放在家中兩、三個月才用完。沒有防腐劑根本不能阻止細菌的生長。
消費者如要保障自己的健康,除了要選擇可信的品牌外,亦要多做功課,留意產品的成份和資訊。大家要做個精明的消費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