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切片是醫學皮膚科中其中一項最重要的診斷程序,在香港亦廣泛應用,用以診斷多種皮膚疾病。由黑色素瘤、基底細胞癌等皮膚癌,到慢性皮疹、感染及自身免疫疾病,皮膚切片可提供明確診斷,有助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此程序快速、安全、準確度高,是診斷複雜皮膚病的黃金標準。
甚麼是皮膚切片?
皮膚切片是指切取一小塊皮膚組織,進行顯微鏡檢查。根據臨床情況,醫生可能會進行以下其中一種活檢方式:
- 刮除活檢(Shave biopsy):刮走表層皮膚組織;
- 穿刺活檢(Punch biopsy):用圓筒狀工具切取較深層的皮膚組織;
- 切除活檢(Excisional biopsy):完全切除病變部位。
這些程序一般在門診診所進行,使用局部麻醉,能協助確認或排除特定皮膚病的診斷。
主要特點
皮膚切片提供極高的診斷準確性,可檢測癌症、感染和炎症性疾病。手術屬微創,通常只需數分鐘完成,併發症風險低。根據需要,檢體亦可進行更深入的分析,例如免疫螢光染色或分子檢測。
操作流程
醫生會先清潔及以局部麻醉令患處麻痺,然後使用適當方法切取一小塊皮膚組織。傷口會被包紮,必要時縫合。檢體送往病理化驗所進行顯微鏡分析,報告通常在數天至兩星期內完成,作為日後治療的重要依據。
適用部位及對象
皮膚切片幾乎可應用於身體任何部位。建議用於出現以下情況的人士:
- 可疑的痣或黑點
- 長期未癒的傷口
- 原因不明的皮疹
- 病變大小或顏色有變化的皮膚病灶
主要好處
- 準確及早期發現皮膚癌
- 對複雜皮疹及自身免疫病作出明確診斷
- 程序簡單快捷,恢復時間短
- 有助制定個人化治療計劃
程序與術後護理
整個皮膚切片程序通常只需約10至20分鐘。患者當日可恢復日常活動。術後護理包括保持傷口清潔、包紮及避免刺激。康復時間視乎活檢種類而定,一般為一至三星期。如有縫針,通常數天內會安排拆線。
安全性與副作用
皮膚切片屬安全程序,併發症極少。部分人可能出現輕微出血、紅腫或疤痕,但情況一般輕微。感染亦不常見,若有發生,通常可輕易治療。
常見問題
• 做活檢會痛嗎?
只有在注射局部麻醉時會感到輕微不適。
• 康復需時多久?
一般為一至三星期,視乎活檢類型、傷口大小及部位而定。
• 會留疤嗎?
可能會有輕微疤痕,醫生會盡量減少疤痕的大小及明顯程度。
• 甚麼情況下應考慮做活檢?
當皮膚出現變化,例如痣有改變、不癒合的傷口或無法解釋的皮疹時,應諮詢醫生是否需要進行皮膚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