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 Skin Centre Logo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皮肤资讯 » 皮肤护理 » 续谈防晒

续谈防晒

續談防曬

连续写了几篇文章谈防晒须知,相信大家对防晒有点儿认识了。 今天同大家介绍防晒系数。 就算大家清楚防晒用品的成份,都要知道那支防晒究竟有何作用。

大家都听过SPF,以为越高越好,事实是否如此? 实情是SPF仅针对UV-B防护能力,与防护UV-A没有绝对关系。 而且高度数SPF也不代表100%阻止UVB到达皮层。 在理想的状态下,SPF30的防晒品就应该可以阻隔96.6%的UVB。 但须要注意的是,一般人在涂抹防晒品的时候通常未达2mg/cm2的标准量(一般人平均涂抹剂量约在0.5-1.25mg/cm2之间, 远不及防晒乳应须要2mg/cm2的剂量),平均仅涂抹0.5-1.25mg/cm2致使产品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搽足够的份量是十分重要的。 另一方面,所有防晒品(无论SPF么都好)都需要每两至三小时补搽一次,效果絶对不会持久到一整天的。

SPF是防晒系数。 简单来说,在阳光充沛的日子下,它与要多久才受到太阳紫外线晒伤有关﹙不计算太阳强度、时间、皮肤颜色等,虽然这些因素明显地影响要多长时间才导致晒伤﹚。 举例来说,若使用SPF15太阳油,1小时后出现明显晒伤的情况,会延至15小时后才会出现。 有人以为SPF30太阳油的保护能力比SPF15太阳油大两倍。 但事实是两者保护能力相差只是1/15减1/30,即约3%。 同样道理,SPF15和50的保护能力相差为1/15减1/50,约5%。

至于目前防晒乳针对UV-A的保护效果,并没有像UV-B有SPF为国际公认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计算方法。 主要原因在于UV-A对皮肤伤害可达真皮层,且为慢性累进的伤害,所以难以建立国际公认的标准。 不过大致上可分为活体外(IN VITRO)、活体内(IN VIVO)与”皮肤免疫细胞抑制能力评估”量测方式。

  • 活体外(IN VITRO)-有常见的PA与PFA数值
  • 活体内(IN VIVO)-常见有IPD与PPD数值
  • 皮肤免疫细胞抑制能力评估-有IPF与UVA-PF数值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PA值。 PA值是日本厚生省所公布的UV-A防护效果测定方式,UV-A于表皮即刻产生黑色素的防护程度,以计算可分为PA+、PA++与PA+++三级,+号越多,保护的指数就越高。

  • PA+ 延缓晒黑时间2-4倍
  • PA++ 延缓晒黑时间4-8倍
  • PA+++ 延缓晒黑时间约8倍以上

下次选择防晒用品的时候就要留意防UV-A和UV-B两组数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