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 Skin Centre Logo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Home » 皮膚資訊 » 美容產品 » 美白(四)

美白(四)

美白

除了對苯二酚外,有很多產品都有一定程度的美白功效。接下來,讓我介紹其中常見的幾種吧!

熊果素(Arbutin,C12H16O7),很多人以為從黑熊所吃的果實提煉出來,其實這是一種由越橘科植物熊果葉中萃取出的成份。它的化學成份與對苯二酚相近,可以抑制酪氨酸酶(tyrosinase)的活性,進而阻止黑色素的形成,對美白頗具功效,常用於化妝及美白產品。熊果素有α和β兩型,α型對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力比β型強出10倍,所以α-arbutin是較為常用。

甲氧苯酚(Mequinol)可謂對苯二酚的近親,通常與維化命A酸一同使用。在美國是一種註冊藥物,可治黃褐斑,但香港暫時未有註冊。

壬二酸 (azelaic acid)亦稱作杜鵑花酸,可醫治暗瘡和玫瑰痤瘡的藥物,同時,它對酪氨酸酶有抑製作用,有些醫生會用20%壬二酸來醫治黃褐斑,效果明顯。

曲酸(kojic acid, 5-hydroxy-2-hydroxymethyl-4-pyrone)是一種常見於美白產品的成份,它是親水性的天然物質,日本學者於1907年以蒸煮米培養米曲菌(Aspergillus oryzae)時發現,由於最早是由發酵的米糰,也就是從「曲」的製造過程而獲得,因此命名為「曲酸」。曲酸可來自多種真菌物種,如曲霉菌和青黴菌(Penicillium),某些可產生醋酸的細菌同時亦可產生曲酸,如弱氧化醋酸菌(Acetobacter suboxydans)、葡萄糖醋酸菌(如Gluconobacter liquefaciens、Gluconobacter roseus)等。曲酸可螯合銅離子,所以可抑制酪胺酸酶的作用,進而阻止黑色素的形成,所以有美白效果。一般外用曲酸濃度介乎於 1至4%之間,通常加入其他成份,加強效果。順帶一提,少數人可能對曲酸有過敏,引起皮膚泛紅與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