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肽和蛋白質在美容保健品的配方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特別是針對改善皮膚老化跡象和提高皮膚健康的配方。儘管消費者經常混用這些術語,但區分這些分子是很重要的。胜肽是由氨基酸組成的短鏈,而蛋白質是由更長的多肽鏈組成的較大、更複雜的結構。兩者在人體的生理功能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胜肽中特定序列的氨基酸可以作為具有生物活性的交流工具,指導皮膚的功能運作。
胜肽在美容化妝品中的使用是因為其針對特定皮膚機制的潛力所推動的。設計具特定氨基酸序列的工程化勝肽,可以模仿或調控天然產生的勝肽的活性,從而帶來如刺激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生成、減少皺紋外觀、抑制黑色素合成、促進皮膚修復等各種益處。許多具有「抗老化」特性的胜肽已被開發並融入護膚產品中。
然而,將胜肽納入化妝品配方中存在幾個挑戰。這些障礙包括皮膚滲透性、穩定性、潛在毒性、分析方法和成本。
皮膚滲透:角質層是皮膚的最外層,其作用為包括胜肽在內的多種物質的重要屏障。胜肽,即使是小分子,往往具有親水性,並可能帶有電荷,這阻礙了它們穿過富含脂質的角質層以達到需要發揮作用的活性表皮和真皮的能力。雖然角質層本身不是大多數胜肽的主要目標,但它們需要到達活的皮膚細胞才能傳遞信息。由於體積較大,更大的胜肽和蛋白質在穿透皮膚屏障時面臨更大的挑戰。
穩定性:胜肽可能會受皮膚上或配方內本身存在的酶分解所影響。其穩定性也可能受pH值、溫度以及產品中其他成分的影響。在化妝品配方的整個保存期限中保持胜肽的完整性和生物活性對於功效至關重要。
毒性:雖然一般認為局部塗抹是安全的,但某些胜肽可能導致皮膚刺激或敏化的潛在風險不能完全排除,需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進行評估。
分析:在複雜的化妝品基質中量化和驗證特定肽類的存在和完整性在分析上具有挑戰性,需要使用諸如液相色譜-質譜(LC-MS/MS)等複雜的技術。
成本:特定肽序列的合成可能非常昂貴,這會影響最終化妝品產品的整體成本。
為了克服皮膚穿透障礙,已經採用各種配方策略。 一種常見的方法是將脂溶性鏈,例如脂肪酸,附加到胜肽上。 這種改造可以增加胜肽對角質層脂質成分的親和力,從而增強其穿透能力。 例如,棕櫚酰基-肌肽的穿透性較未改造的肌肽有顯著提高。 然而,這一技術可能對較長的胜肽鏈存在限制,並可能對胜肽的生物活性產生影響。
增強經皮遞送的其他策略包括使用兩親性細胞穿透肽(CPPs)、將聚精氨酸鏈連接到肽上,以及設計透明質酸(HA)共軛物。CPPs可以促進分子穿過細胞膜的運輸。HA共軛物可能有助於提升保濕和增強穿透能力。脂質體制劑是由脂質雙層組成的小囊泡,可能也有助於將肽通過皮膚屏障,儘管在化妝品這一特定領域的已發表數據可能有限。
由於其較大的尺寸,蛋白質通常無法有效穿透皮膚屏障,主要在皮膚表面發揮作用。結構蛋白如膠原蛋白、彈性蛋白和角蛋白,在化妝品中的使用主要提供保濕和成膜的好處。由於像牛海綿狀腦病(BSE)這樣的憂慮,來源於動物的結構蛋白的使用顯著減少,但現在正慢慢捲土重來。
酶,作為一類功能性蛋白,也被用於化妝品中。這些酶可以有多種作用,例如用於去角質的蛋白水解酶或具有抗氧化或修復 DNA 功能的酶。酶的功能具有高度的專一性,依賴於其精確的氨基酸序列和三維結構。 總結來說,胜肽由於能夠針對特定的皮膚功能而成為美容保健品中一個有價值的活性成分類別。雖然蛋白質主要在皮膚表面發揮它們的作用,但特定的胜肽則提供了更具針對性的效果潛力。克服與胜肽配方相關的挑戰,特別是皮膚滲透性和穩定性,是美容科學研究和創新的重點。隨著我們對皮膚生物學和胜肽機制的理解不斷進步,更加有效和專一的胜肽美容保健品的開發被寄予厚望。